首页 > 教学资源 > 主题班会 >

《祖国在我心中》教案

分享 31501

《祖国在我心中》教案(通用9篇)

《祖国在我心中》教案 篇1

  三年级 第三周教案(9月13日―9月17日) 一、 周学习内容:第三单元:祖国在我心中 周学习重难点: 1.生字:认字38个,写字29个。 2.积累:加强朗读训练,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,读出句子的语气。 作文:(本周作文题目,训练目的,学习的写作方法等) 二、周学科融合:培养学生爱查资料,主动经常翻字典的好习惯,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致. 周学情分析:本单元以“祖国在我心中”为主题,编排了3篇主题课文.每一篇课文都表现了热爱祖国的主题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课题:国徽 授课时间:         周�l�l

  整 体 设 计

  个 性 设 计 教 材 分析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,用叙述的手法描绘了三个不同的画面,写出了小朋友对国徽的爱护和崇敬。 (独特见解、灵感设计、重点改变、教学点指导过程等) 学法 教师导法 引导自学  学生学法 讨论、小组合作式 学习目标 1.理解目标:理解小作者的思想感情,同时培养学生爱护国徽,愿有自己的行动为国徽增光的思想感情.

  2.积累目标: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节奏并读出诗歌的语气

  3.生字目标:认识生字2个。学会正确书写7个字,并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则。 学习重点 一.初读感知点:初步了解”我”在平时的生活中,怎样爱护国徽,又怎样用自己的行动使国徽更美丽 二.细读感悟点:1、 教师范读,指导学生读书长句中停顿。

  2、 充分利用插图边读边想像。

  课文中的插图显示了第二小节中”我”在街上扶起摔倒的小弟弟的场景.第一小节擦净硬币上的国徽和第三小节走过天安门,仰望国徽的场景,可启发同学们边读边想象。

  注意要把朗读诗句、观察画面和展开想象有机地结合起来,要引导学生感悟诗歌语言情感。 三.能力训练点: 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、背诵课文。 四.拓展延伸点:我们做什么事能为国徽争光? 板书设计 国徽

  拾起硬币 扶起小弟弟 ……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为国徽争光添彩

  课后反思           课题 回自己的祖国去  授课时间:周�l�l

  整 体 设 计

  个 性 设 计 教 材 分析 课文记叙了我国著名数学家罗庚热爱自己的祖国,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 (独特见解、灵感设计、重点改变、教学点指导过程等) 学法 教师导法 引导阅读 学生学法 合作学习 学习目标 1.理解目标:了解华罗庚热爱自己的祖国,愿意把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。初步懂得学有所成,应当报效自己祖国的道理。

  2.积累目标:指导学生朗读课文。 3.生字目标:认识本课18个生字,包括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。 学习重点 一、初读感知点:了解华罗庚的有关情况。可有学生根据资料自己介绍对华罗的了解导入,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致。 二、细读感悟点:1重点指导第三 五自然段华罗庚的话。

  “这一天总算盼到了” 这一天是指哪一天?(是指祖国解放的这一天)引导学生体会“疾步”“坚定”“喊”等词语的意思。再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出语气。

  2 学习课文第10`13自然段

  华罗庚又一次说:“ 回自己的祖国去”是否只是简单的重复?读的时候应读出怎样的语气?

  3 学生反复朗读华罗庚的话,体会他说话时的心情。 三、能力训练点:注意朗读指导,特别是华罗庚与妻子和美国教授的对话要指导学生读出语气。此时,可结合“语文天地”中3的要求让学生读中体会,体会后在读 4.拓展延伸点:为什么华罗庚放弃那么优厚的待遇也要回国回国?看一看“语文天地”中表现中国人骄傲的几幅图,完成“笔下生花”。

  板书设计           回自己的祖国去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急步、冲、扬了扬、斩钉截、快步登上

相关推荐

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备哪些显著优势论文1500字

AI文库

世界变乱交织,中国笃行担当 变革动荡 大国关系 中国智慧 上述内容分别为大标题和三个小标题,请以此写出不少于2000字的形式与政策论文,要求内容充实具体,不存在抄袭、、雷同情况

AI文库

假如你是形式与政策这个课程的一名学生,请以“世界变乱多织,中国笃行担当”为主题,写一篇论文,要求完全按照论文的格式,字数一定在2500字以上!

AI文库

请结合《走好新时代科技自立自强之路》专题和今年2月8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产业科技话创新、谋未来主题,谈谈你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“科技强国”战略的认识及行动

AI文库

国家安全为什么与你我息息相关论文不少于1500

AI文库

热门图文

上一篇:庆元旦,迎新年主题班会

下一篇:高三毕业寄语